




健康寶測溫篩查系統
新浪科技訊 1月13日早間消息,昨日,國家發改委近日聯合多部門發布關于做好2021年春運工作和加強春運疫情防控的意見,意見指出,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,公路、鐵路、水運、民航各單位要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客運疫情防控工作。各類客運場站和交通運輸工具春運期間要增加通風、消毒等措施頻次。落實飛機、列車、長途客車、重點水域水路客運等交通運輸工具的實名購票、對號入座。科學組織售票和加強乘車管理,嚴格控制列車超員率。做好進站(機場)、候車(機、船)等站區空間快速測溫和客流引導。加快推動“健康碼”全國一碼通行,提高人員通行效率,避免因掃碼查驗等引起人員聚集。
意見同時指出,要擴大“無接觸”售檢票服務。鐵路要繼續完善12306售票系統,拓展線上服務范圍,延長網站服務時間;健全候補購票功能,維護網絡購票秩序;充分發揮電子客票優勢,增設自動檢票機、安檢儀,推廣自助實名制核驗通道;繼續為務工人員、學生和邊遠地區旅客提供預定團體票服務。道路客運要積極開展定制服務,道路水路客運要提升聯網售票服務水平,推廣電子客票。民航要在重點機場進一步推廣電子登機牌,實現“無紙化”便捷出行。
針對新冠疫情防控需要,人臉識別系統增加了人臉識別、測溫、健康碼核驗等功能。系統與北京市的健康碼系統進行了關聯,居民刷臉的同時,后臺就能查驗其健康碼的顏色,有異常情況系統會拒絕開門,同時記錄體溫數據,進出方向。
“小區有不少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,查健康碼的時候需要保安協助,費時間,還會造成擁堵。裝上這套系統,通行順暢不說,還節省了社區的人力。
熱成像人體測溫一般應用場景有哪些?
在疫情蔓延態勢下,熱成像人體測溫首先推薦應用在城市的密集區域,包括機場、地鐵、火車站、醫院等,快速從中將體溫異常人員進行隔離,避免大規模的接觸。
目前春節后各城市車站、機場、地鐵等關鍵區域都陸續上馬了“紅外熱成像體溫測試儀”,很多企業的訂單已經處于“爆倉”狀態。由于很多其他疫情也都伴有“發熱”情況,因此,未來,測溫儀可能與人臉識別等設備一樣,成為“密集”場所標配。
熱成像人體測溫系統
熱成像人體測溫系統具有“非接觸、遠距離、大面積、快速篩查體溫”等優點,通過熱成像攝像機對復產員工額頭溫度進行測量,可快速在人群中自動檢測到體溫超過37.3°C的人員,誤差不超0.3度,疫情防控管理人員可以及時了解進入人員的體溫情況。該系統的使用,大大降低了復工復產過程中疫情防控工作的強度,不僅節省了人工測溫時間,而且減少了人員的接觸,進一步降低了疫情傳播的風險,為大規模人員返崗打造了很重要的一道防線。





